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履职依据 / 政策解读

在2018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1 12:04
来源:法规处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抢抓新时代机遇  培育新发展动能

努力谱写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徐飞

2018年2月5日

这次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是在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以及齐扎拉主席等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总结2017年和近五年工作,分析当前新形势、新要求,谋划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工作,部署2018年任务,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谱写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报告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新时代西藏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目标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大计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展现新形象,主动作为,在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夺取新胜利,努力开创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重视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为新时代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全区工业和信息化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全区工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的回信精神,努力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拥戴信赖忠诚捍卫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明确新时代西藏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新要求。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治边稳藏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区和“互联网+”行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无线电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能力,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道路。2020年:实现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产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工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集约集聚效益、区域合作水平大幅提升,要素保障体系更加有力,构建起优势资源集聚、产业链条更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自我发展能力更加夯实。基本建立“数字西藏”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集约、共享、高效、安全的信息化产业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引领西藏经济创新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2017年和过去五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2017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在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增效能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齐扎拉主席、汪海洲副主席专门就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齐扎拉主席的重要批示指出:“2017年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信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大成绩,亮点纷呈。感谢同志们。新的一年一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抓好绿色工业、数字经济、互联网融合等,力争实现长足发展。”汪海洲副主席重要批示指出:“去年工作,在共同努力下,成绩良好,可圈可点。今年工作的安排符合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请认真实施好,再接再厉,取得新的成绩。”全区工信系统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落实齐扎拉主席、汪海洲副主席重要批示精神,紧密团结在区党委、政府周围,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与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奋力前行,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总结起来,2017年我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呈现出“两快三提升”特点。

工业经济增速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2%,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增速连续3年保持全国首位;拉萨、昌都、那曲、阿里四地(市)是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排头兵。

工业投资增速快。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2.7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14.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9.6%,其中,技改投资25.66亿元,增长116.0%。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实现利润25.23亿元,增长43.0%;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规模总量持续提升。预计2017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我区工业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工业企业比上年增加48家,达125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达117家;水泥、包装饮用水、发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区各类园区注册企业达到6739家,实现税收117.9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9.35亿元。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全区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55.62,两化融合指数达41,两项指标都提高5个点;8家企业被列为2017年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电子商务工程资产电商平台项目成交70.89亿元;“淘宝特色中国——西藏馆”累计入馆商家235家,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电子政务工程与国家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成功对接运行。我厅荣获“保障中央广域骨干网络全年畅通单位”,受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表彰。全区数字通信,特别是4G通信基本完成。边远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移动通信、村村通网络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全区通信保障覆盖面及质量稳步提升。

以上成绩,是全区工信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重点工作成效的体现:

(一)加大政策扶持,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制定出台《“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民族手工业规划》《医药工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民爆行业发展规划(2018-2025)》等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引导产业规范发展,推动信息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促进西藏特色优势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建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7个政策性文件,强化分类施策,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范、绿色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转型升级新亮点。一是坚持“增量崛起”,挖掘潜力培育天然饮用水产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西藏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举办“西藏好水”兰州和广州专场推介活动,达成销售意向31.7万吨。西藏卫视、广东卫视连续1个月播出“西藏好水”专题宣传片。实施“互联网+天然饮用水”,推动产品线上交易。“西藏好水”年销售达到80万吨西藏福地公司山南500万吨大包装水(一期100万吨)项目顺利开工,产能持续扩大。二是深入推进“存量变革”,推动民族手工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老树发新枝”。随着西藏好水生产销售不断扩大,我们不断加大与国内外、特别是大型央企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我区饮用水生产发展新空间。以藏毯、唐卡、藏香、饰品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丰富品种,增强中高端供给,促进民族品牌创建。评选第二届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25名,工巧奖8名,优秀作品奖20个,组织召开全区工艺美术发展暨第二届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命名表彰大会,完成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推荐评审工作。三是支持藏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研发体系建设,推动建设藏药研发中心,开展藏药原产地认证。推动藏药生产企业新版GMP(良好生产规范)改造项目。加强甘草、麻黄草管理,依规核准11家单位规范使用甘草和麻黄草。藏药材大花红景天规模化种植等3个产业化种植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四是狠抓食品安全,推动高原绿色食(饮)品产业健康发展。对重点食品企业开展诚信体系贯标培训,帮助10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证书,1家单位获批国家级“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2家乳制品企业获得行业准入。

(三)优化发展环境,释放企业发展新活力。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2次调整权责清单,职权事项再取消2项,承接13项,修改完善29项。废止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3件,修改2件,企业发展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清除。自治区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挂牌成立;完成盐务职能划转和机构设置,加强盐业市场专项整治;移交融资担保职能;取消矿产业项目前置性审批。二是推动组建西藏高驰科技信息产业发展集团、西藏国盛园区发展投资公司、高争建筑建材产业发展公司,理顺监管职能。三是推进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公布自治区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推动取消涉企保证金3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协调推动天然饮用水企业继续享受出藏铁路优惠运价,帮助解决企业电力供应、水源纠纷和证照办理等。督促民爆公司在2017年每吨炸药降价2000元基础上,再降价1000元。四是加强全行业环保督察和安全生产指导监管,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彻底淘汰全区128万吨水泥落后产能。

(四)加快信息化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是健全产业发展组织体系。组建了自治区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自治区大数据发展中心、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信息化发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二是分类指导规范行业发展。发布大数据发展意见、两化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信息进村入户网络扶贫工作方案,出台自治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集中审查2017、2018年度全区信息化建设项目419个,核减金额6.99亿元,减幅达62.94%。三是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政务信息整合共享交换平台、全区统一基础云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工程四大核心业务平台开发完成并进入试运营,拉萨运营中心开工建设,成都、上海、北京运营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四是深入推动网络扶贫。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县域电商试点完成12个村站、1个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山南、林芝开展第一批信息进村入户电子商务示范点。招引龙头企业。中电科、中普天、联想等大型央企和国内知名企业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参与我区信息化建设。六是开展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诊断和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试点争创活动。组织5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自查,及时发布网络安全预警信息,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强化重要行业、部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推动全区网络空间治理。七是培育西藏信息化亮点。推进藏文信息技术标准、藏文软件研发,正版软件推广应用,扩大信息消费升级。已建成的3000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正在逐步升级。

(五)狠抓项目建设,补齐短板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项目投资6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1.48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的54.4%。自治区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电子政务外网完成项目初验和审计。开投海通、华新水泥、高新雪莲水泥扩能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拉萨城投祁连山项目产能置换,推动中材祁连山在区内新投资项目落地,安徽海螺集团与山南、昌都合作。玉龙铜矿二期、墨竹工卡钼铜多金属采选、阿里拉果错盐湖提锂等重点项目抓紧推进;谢通门斯弄多铅锌矿采矿工程已完工。推进工业炸药新生产线建设。二是狠抓国家补助投资项目落实。华泰龙矿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补助资金1080万元。西藏神猴药业获得1.52亿元灾后重建项目贷款。三是狠抓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和藏博会签约项目落地。合同类项目落地3个,完成投资5860万元;意向类项目开工3个,完成投资2.3亿元。三届藏博会签约项目落地12个,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四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全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18亿元。藏青工业园区室外管网工程完成90%,设备安装工程完成约80%;达孜工业园区工程完成96%。

(六)助力产业扶贫,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一是将产业扶贫纳入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单项规划统筹谋划。把开发式扶贫、产业工人培训等纳入对口援藏省市工信部门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动落实,拓展产业扶贫新渠道。督促全区水泥生产企业限价供应扶贫攻坚项目水泥173.6万吨。二是升级改造自治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藏汉双语手机APP,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监测系统,培训村级信息员1600余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区57%的行政村、惠及62%的农牧民,为助推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强化干部扶贫责任。选派12名干部驻村帮扶,厅机关干部结对认亲48户,落实帮困资金37.6万元。经过7年持续驻村帮扶,定点扶贫的亚东县3个村顺利脱贫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新成效。

(七)加强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发展新能力。一是加强无线电监管能力建设。成功召开全国无线电援藏工作会议,签署17个对口支援协议。出色完成60余场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二是扎实推进机关自身建设。认真开展巡视整改,建立59项整改台账,制修订24项规章制度,组织处理4人,廉政约谈28人,整改满意度达97%。选派机关干部101人(次)外出培训,提升业务素质,160多人(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各类培训41期,培训基层人员1650余人(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厅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成为区直部门示范点。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过去一年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亮点纷呈、可圈可点拉萨积极推进“双创示范”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日喀则积极探索青稞种加销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打造上下游紧密结合的产业链;山南抓住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林芝投入35万元选派41人次机关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昌都28个村居成功创建西藏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试点村;那曲成功与中石化总公司、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开发销售天然饮用水;阿里教育引导机关党员“争当人民群众满意的党员、企业欢迎的服务员”活动,努力将工信机关打造成工业企业之家。

同志们,2017年的成绩是全区工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多年奋力拼搏不断积累的成果,更是过去五年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工信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在17个对口援藏省市的无私支援下,全区工信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自治区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呈现出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五年来,我区近40个月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全国首位,工业经济增速、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趋于科学,这是我区工业迈向现代化行列基础的开端,也是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我区绿色工业建设的一个强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工业基础更加夯实。五年来,共实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项目84个,完成投资301.1亿元。全区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条,形成产能450万吨;矿山企业109家,设计年开采能力达3281万吨,形成实际开采矿石量960万吨;建成天然饮用水生产线40条,产能330万吨;医药制造企业23家,全部通过国家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产能3000吨;食饮品企业276家,产能100万吨。一批紧密关系工业发展的电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催化剂”。

信息化发展成效凸显。一批服务三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工程全面实施并发挥作用。智慧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政务等基础环境初步搭建完成,互联网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持续发力。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一批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行业资质实现零的突破,信息技术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立足资源特色优势,重点突破,强力推进产业特色发展,成功构建起以天然饮用水、藏药、优势矿产、建筑建材、民族手工业、高原特色食饮品业为支柱的富有西藏特点的产业体系。西藏高原天然水、冰川矿泉水(5100)、拉萨啤酒、奇正藏药、阳光生物、西藏矿业、华新水泥等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唐卡、藏香、藏毯、藏式家具、藏式服装为代表的民族手工业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产业应运而生。

产业扶贫带动增强。认真落实自治区脱贫攻坚系列部署要求,努力补齐产业扶贫短板,深入推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定点帮扶、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发展藏香、藏毯、氆氇、金属制品、旅游纪念品加工,进一步培育壮大了农牧区实体经济;通过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藏药材人工种植,建设有色金属、铬铁矿、盐湖资源开发基地等,进一步加速了产业化进程,促进了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天道酬勤、业酬精。我们取得以上成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工信部指导帮助、区直各部门、各地市协助配合的结果,是全区工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企业家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向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向全区工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企业职工表示亲切问候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在总结2017年及近五年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清醒意识到把西藏工业搞上去,提升我区绿色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分和比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全区第二产业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才能保证全区国民经济全面、均衡、优质、高效发展。

三、紧跟新时代,把握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判断,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全国工信工作会议提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蹄疾步稳推动高质量发展,纠正围绕速度判断经济形势的惯性思维,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导政策重心和工作着力点转向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刚刚结束的自治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将全面落实“七大战略”,着力实施“十大工程”。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从区外看,全球经济将继续回暖,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将加速向纵深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效应将加速释放,工业经济将在合理区间运行。国家促投资政策密集出台,新兴产业投资快速扩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码,工业投资有望企稳回升。汽车、石油及制品、家具家电、建筑及装潢等传统消费稳中趋缓,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蓬勃兴起,工业品消费继续稳中向好。全球经济复苏、“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深入推进都将带动我国工业出口继续回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将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区内看,全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为我区工业和信息化迎头追赶创造了有利空间。自治区围绕“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着力发展七大产业,为工业和信息化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创造了条件,为工业发展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实现工业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推进中尼经济交流合作,为我们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传统行业的依赖,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产业层次整体不高、关联度较低,天然饮用水、矿产加工、水泥建材等重点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物流外运成本高,产业发展所需管理、技术人才紧缺;信息化发展基础条件薄弱,两化融合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还有待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以认真解决。

四、贯彻新思想,努力谱写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篇章

做好今年全区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部署,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培育壮大天然饮用水支柱产业,着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建设步伐,统筹协调推动全区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努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主要奋斗目标是:

——工业方面,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工业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培育“小升规”企业4-6家;天然饮用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著名商标1-2个,产销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信息化方面,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45,新增两化融合认证企业2家。深入推动电子政务外网二期项目及全区统一基础云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系统整合共享平台重点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区直部门20%的信息系统实现迁移入云,云计算、大数据开始普及应用,“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信息进村入户、网络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要紧紧围绕落实自治区“十大工程”,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实现新突破。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鼓励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高端供给能力。二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形成以大数据、“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加快谋划通用航空业发展,做好新兴产业扶持工作,支持壮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四是严把行业准入,提倡绿色先行,杜绝“三高”项目落地,加大工业节能监管力度,落实工业节能监察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鼓励企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产品、落后设施设备,推广新型工艺设备。

(二)强化绿色发展,发展能力实现新突破。一是规模集约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组织开展上海、北京“西藏好水”专场推介活动,强化营销策划和品牌包装。推动天然饮用水企业兼并重组,打造竞争力突出的企业集团,提升质量效益。各级工信部门要一手抓天然饮用水生产和项目建设;一手抓市场开拓、品牌培育和资源整合,合力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二规模有序发展绿色矿产。完善以铜、锂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生产加工产业链,引进和发展绿色开采技术,高标准建设绿色矿山。力争华泰龙二期达产,玉龙二期、巨龙一期建成投产,积极争取40万吨阴级铜冶炼项目落户藏青工业园,把藏青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区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形成闭合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积极发展绿色建材。统筹布局全区水泥民爆产能,实现西藏昌都海通、山南华新、日喀则高新雪莲等水泥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拉萨祁连山、中材祁连山、昌都高争二期等水泥扩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原装配式建筑建材业,引进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标准,打造生产基地。以藏药产业为重点推动高原生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藏药材种植扶持力度,完成国家扶持藏药材种植项目绩效考核。加强藏药产业发展研究,争取更多扶持政策。五是继续深入开展消费品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强化“绿色西藏”“净土健康”等品牌效应,重点培育壮大绿色食(饮)品和藏药等净土健康产业,改造提升藏毯、藏香、唐卡等民族传统手工业,繁荣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加大与宝钢集团、可口可乐公司等协调,计划在山南市建设生产线。开工建设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西南地区唯一家分装厂)。六是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创新产业扶贫方式,突出重点、科学布局、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网络强区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出台网络强区实施方案“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实施网络强区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二是加快推进自治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边境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政务系统整合共享交换及统一基础云设施建设,以我区电子政务外网等平台应用为载体,实现信息化项目集约节约建设,推动线上线下便民服务,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至乡镇一级,实现网上办事及区直业务系统整合共享。三是完成自治区大数据发展中心组建运行,促进自治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大力推进大数据在政府治理、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维稳应急、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区直部门20%的业务系统迁移部署至云平台。建设自治区智慧应用展示与监控中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区通信覆盖水平。筹备召开全区信息化发展大会。四是争取“十三五”内,将未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村列入建设项目。加快重点边境乡信息化建设,将玉麦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作为单独建设项目。

(四)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推动出台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规范各类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围绕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区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全力打造企业集聚集群发展、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产业特色鲜明的集群经济。鼓励支持各地市和有条件的县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建设产业集聚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协调推进山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二是统筹园区基础建设与功能配套,引导园区围绕园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三是以自治区设立国盛园区发展投资公司为契机,促进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五)加强项目建设,内生动力实现新突破。一是坚持把工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抓手,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在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方面下足功夫。二是加快推进全区在建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验收审计并投入使用,启动自治区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西藏福地500万吨大包装水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批矿产开发、水泥扩能项目,扩大开采能力、增加市场供给。三是加快推进拟建项目前期工作。对未开工项目,要帮助企业加快项目环评报批、土地预审、备案等前期工作。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六)深化企业服务,激发活力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适时调整、下放、承接权责事项,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二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出台《自治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深化和扩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实施范围,搭建银政、银企合作平台,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加强骨干企业培育,提升整体水平。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首批西藏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及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四是推动修改《西藏自治区食盐专营办法》,保障食盐市场稳定,规范食盐市场秩序。指导盐业企业建立完善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地市盐务管理水平。五是提高运行监测质量,强化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坚持月分析季度例会制度。强化运行监测协调和要素保障。

(七)强化无线电保障,和谐稳定环境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做好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要场所、重点频率无线电安全保障,加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无线电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频率规划和台站属地化管理,开展民航、铁路广电等专用频率保护性监测,协调推进无线电管理法规制度立改废和宣传贯彻工作。

(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把全区工信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四个服从”,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进厅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担当。要大兴调研之风,厅机关要下沉工作重心、主动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尽心竭力帮助查问题、解难题、谋突破。坚决精文减会,不搞文件层层转发。地市县工信部门要挑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重担。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廉洁政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自治区“约法十章”和“九项要求”,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扩大巡视整改成果,深入整治“四风”新表现。加强履职督察问责力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勤政敢为,“撸起袖子加油干”。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下扬帆正当时。同志们,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寄予厚望,我们肩负重任,使命光荣。让我们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尽职尽责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新时代全区新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为我区新时代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法规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